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,房屋装修市场越来越大,在此状况下,装修市场鱼龙混杂,装修公司及人员也良莠不齐,一些野装修队打着低价的幌子招揽生意,他们无资质、技术差,不仅给市民造成很多损失,也影响了装修行业的良性发展。近日,兰州市就发生几起野装修队卷款失踪的事件,如何规范装修市场,如何防范野装修队坑蒙拐骗?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问题。
装修工频繁玩失踪
近日,市民霍先生遇到一件烦心事,积蓄了多半生的钱购买了一套商品房,满心欢喜的他张罗着开始装修新房。他妻子的一位同事知道此事后,毛遂自荐她丈夫王春(化名)承担装修工程,并且介绍说,王春从江苏来兰州搞装修几十年了,手艺非常高,并且保证价格合理。既然是熟人,霍先生非常相信,就将新房装修工程托付给了王春,三次去现场查看后,签订了正式协议。双方约定,5月15日开始装修,交工日期是6月25日,装修费用为3.5万元。
没想到,自此霍先生噩梦开始了,王春只是断断续续地进行装修,而霍先生两次支付了大部分装修款。无奈之下,又签了补充协议,可是到了8月1日,工程不仅没有完工,王春也拿走工具后人间蒸发了。
无独有偶,7月22日,大沙坪新村的赵先生向记者投诉,前一段时间请来装修工装修新房,准备为儿子完婚,可没想到装修工将房子装修到一半后,拿到部分工程款不见了人影。合同约定工期为40天,装修工刘某拖延了50多天还没有完工,新房等着要用,赵先生就催了他几次,刚开始刘某还来了几次,后来说要买材料,给了他2万元以后,就再也找不到人了。
这种事不是最近才有的。早在2010年7月,胡先生在小西湖医药大厦附近买了一套新房,经人介绍,雇用了一个私人装修工为自己装修。因为是熟人介绍,胡先生便很信任对方。当时和装修工商议好,整个装修工程做下来付款27300元,胡先生觉得对方凭体力挣钱也不容易,就提前交给对方10300元的工钱。哪知,活干了一半,装修工竟然玩起了失踪。
“正规军”并非都正规
一位业内人士介绍,不正规的家装公司一般都采用低报价来吸引客户,开始施工后便逐步增加项目将业主套牢。实际上家装公司的毛利大约为15%,纯利是8%左右。有的家装公司推出“超低价”,但他们不可能没有利润,只能在施工材料、用工上做手脚。采用材料以次充好,所报的材料与施工不一致,或者用假冒产品替代等。
“兰州市绝对正规的装修公司只有20多家。”兰州市物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,有自己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装修公司并不是很多。
一知情人透露,一些装修公司的名头看起来很有实力,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,以大公司名义承揽工程,然后找“游击队”干活,有的甚至把工程转包出去,只收管理费,这样的装修质量根本无法保证。近年来,装修行业又出现一称呼——“装修顾问”,其实这些人就是业务员。他们招揽到一个装修工程,一般拿10%的提成。之后,装修公司再提取一定比例的钱,然后转包给工头,经过层层扒皮后利润所剩无几,真正干活的工人拿不了多少钱,他们不可能给你精心装修施工,最终受损的还是客户。
装修市场亟须加强监管
记者了解到,霍先生、赵先生这样被野装修队坑的事情并非个案,很多人被坑之后投诉无门,只好自认倒霉。
实际上,此类事并不是管理部门不管,而是监管、处罚难度很大。发生卷款潜逃的全部为野路子的装修队,他们没有任何资质,也没办公场所,一张嘴、几件工具就是一个装修队,并且非常松散,有活就自由组合起来,平时是单打独斗。
某知名装饰公司企划人员介绍说,正规的
兰州装修公司一切都是有规范程序,所有项目严格按图纸预算施工,一旦出现延期,按合同约定现场赔付。水电等隐蔽工程全程拍摄光盘存档,方便日后检查,水电工程质保5年,其他工程质保2年。
今年,兰州市房产局成立的兰州市物业管理办公室,负责装修质量及相关问题管理。该办公室工作人员说,兰州市装修市场基本处于一个无序状态,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特别是野装修队的管理难度非常大,因为他们流动性强、隐蔽性强,这需要多部门联合管理。对此,装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,兰州装修市场混乱、管理难度大的原因在于装修企业资质审批不在房产局,目前甘肃省建筑装饰协会进行室内装饰企业评审和核发资质、规范企业行为和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,而协会平时只有三四个人办公,人力有限,无法对无资质的企业一一进行检查。同时,协会不具备行政执法权,查处野装修队难度非常大。
虽然工商、房产局等部门都可以接受装修质量投诉,但是实际工作中操作性差,装修业主的维权成本太大,因为野装修队与业主签订的协议有的本身就不规范。